神風特攻隊
公元13世紀,元朝皇帝忽必烈一心想征服日本,結果卻由於兩場颱風遭到了挫敗。據歷史記載,公元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曾派出一支90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東征日本,遭到日本武士的抵抗,後又因天氣惡劣被迫撤退,最終遇到颱風而全軍覆沒。1281年,忽必烈又組織了一支4400艘戰艦組成的超大規模艦隊再次東征日本。元朝軍隊在九州島附近又一次遭到颱風襲擊,絕大多數船隻沉入海底。日本神道教僧人一直相信這兩場颱風來自祈禱的力量,因此之後一直稱其為「神風」。爾後二次大戰的神風特攻隊的由來就是希望神風能再次庇佑日本。
旱災加冰雹促成法國大革命
大革命之前,「第三階級」佔法國九成人口,其中絕大部分是小農,而農民擁有全國三分一土地,貴族及資產階級則各有四分一。1788 年春天法國旱災,農地歉收,主食麵包價格飛漲,高達佃農平均收入 85%,此外還需繳稅供養貴族及教會。同年 7 月,冰雹以前所未見的規模摧毀農田,數百座村莊未來幾年無法收穫作物。飢餓的人民終於忍無可忍,拿起了武器;不久法國大革命就拉開了序幕。
美國獨立戰爭
美國獨立戰爭中,美國軍隊由志願兵組成,既沒有武器也沒有制服。而相比之下,英軍卻裝備齊全。1776年8月22日,在美長島戰役中,華盛頓將軍率領的美軍本來可能遭到徹底的挫敗,可是一場適時的大霧掩護美軍順利撤退,為其以後的反攻埋下了伏筆。如果不是那場霧,華盛頓將軍可能會被俘虜,而戰爭的結局也會因此改變。
拿破崙、希特勒都輸給了俄羅斯的寒冬
除了蒙古人在13世紀初成功征服過俄國外,沒有其他軍隊做到過。1812 年6月,拿破崙率領六十萬大軍借道立陶宛進軍莫斯科,法軍憑藉先進的戰法、猛烈的炮火進攻下,在短短的幾個月內直搗莫斯科。隨後俄羅斯的冬季降臨,寒冷的空氣給拿破崙大軍帶來了致命的詛咒。在饑寒交迫下,1812年冬天拿破崙大軍被迫從莫斯科撤退,沿途數十萬士兵被活活凍死,到12月初,60萬拿破崙大軍回到法國的僅剩4萬多。
一百多年後,顯然希特勒沒有學到拿破崙的教訓,再次輕忽俄羅斯的冬季。俄羅斯的冬季的氣溫可下降到零下20~30℃,德軍沒有棉衣,飛機和坦克的馬達無法發動。而蘇軍早已習慣寒帶生活,最後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,斃傷敵16.8萬人,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。德軍東面戰線崩潰,二次大戰戰事風向轉變,也埋下史達林長驅直入歐洲的禍根。
諾曼地登陸成功也是靠好天氣
盟軍反攻歐洲計劃籌備兩年,即使軍力、地形均計畫詳盡,但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搶灘登陸還是要等老天賞臉好天氣且必須維持最少36小時,登陸部隊才有時間攻克碉堡。天氣因素極為重要,以致美國頒令封鎖所有天氣新聞,1944 年更僱用一萬九千名氣象人員。所幸登陸前夕暴風阻礙了納粹海軍巡邏偵察,盟軍登陸才得以較為順利,至此反攻大陸作戰全面展開;假如登陸日期延期,盟軍將迎來一場暴雨,補給和後援受阻之下,未必就能成功搶灘。
全球暖化導致恐怖份子增多?
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前,敍利亞剛經歷大旱,在旱災之下,約一百五十萬人由農村移居城市,加劇了敘利亞國內局勢動盪。研究顯示,大量溫室氣體排放,導致地中海東部持續升溫,土壤濕度下降,往後只會愈趨旱燥。農民無以為生,流離失所,容易被極端組織吸納。因此解決全球暖化,才能解決戰亂,亦是長遠和平之道。
天氣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天,有時好有時壞。天氣不僅會影響農作收成,有時還能夠影響到歷史上的重大事件。上述天氣左右歷史事件的例子不勝枚舉:美國獨立戰爭、法國大革命、拿破崙與希特拉侵俄戰爭……等。歷史證明,順應自然的一方,才會得到勝利女神的祝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