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on nav icon date-plugin
icon search icon search
反品牌的品牌 – 無印良品
05 02 週二
作者遲到小編
464
圖片來源:

無印良品是一個奇葩的存在,沒有logo、廣告、代言人、繁複的顏色與樣式,業績卻依舊一飛沖天:2010年至2012年,其全球銷售額從1,697億日元,增至史無前例的1,877億日元。

 

無印良品是1980年代在日本出現的品牌。當時是隸屬西武集團底下的西友超市裡頭的自有品牌(如同好市多裡頭的KIRKLAND),無印良品誕生的時代,日本正處於經濟爆發期,人民生活水準步入已開發國家前端,另一方面日本民眾有強烈的品牌迷思,不只是奢侈品,就連一般的民生用品也不例外。

 

在當時西友超市的董事長堤清二眼中,民眾瘋狂追逐品牌的迷思,或許是一個社會病態的展現。於是西友超市默默創了一個”反品牌”的品牌,想把生產或流通過程中的浪費、或是將多餘的包裝去掉,製造比較廉價,但質量依舊的商品,雖然一開始只有9種家用品、和31種食品,但這些沒有品牌的商品仍舊虜獲了大量的消費者。

 

時間快轉20年到了2000年初,新的問題產出,不只無印良品,所有企業都遇到一個煩惱,就是中國做為世界工廠的出現,原本無印良品號稱價格合理,但是在中國崛起後,即使省略再多的生產流程,產品依舊很貴。另一方面,大量的奢華精品透過精細的戰略滲透到日本市場。面對這樣的環境變化,無印良品獲利急速下滑,甚至一度傳出要被併購。

 

但是無印良品站起來了,而且在往後的十年營收還屢創新高。

 

怎麼辦到?

 

1、洞察消費需求

 

2003年,MUJI實施名為“觀察”的開發計劃,開發團隊會直接拜訪消費者,觀察其日常生活,並對房間內每一個角落,乃至每件商品一一拍照,照片隨後被提交討論分析,屆此挖掘潛在消費需求。

 

2、重視每一位消費者,苛求完美

 

執行長會親自查看每位消費者的意見郵件,並要求相關部門做出回應及改善。

 

3、極簡、便利性的設計感

 

無印良品的每件商品開發都必須符合企業核心,無印良品追求的是長久耐用、具有高度普遍性的設計及材質、恰當的價格,而不會推出應映時下潮流的設計和顏色。

 

綜觀下來無印良品其實就是做了兩件事情,聆聽和滿足消費者需求,和堅持自己的品牌核心。而就是堅持這種最基本的商業法則,造就了今日無印良品的輝煌。

 

你知道嗎?從2017開始,在日本的無印良品將可以在櫃檯購買到生鮮蔬菜,維持一貫的品牌傳統,在無印銷售的蔬菜將是由產地直送的新鮮蔬菜,而且價位會比一般超市還要便宜,但有些不同的是這些蔬菜的外觀不符合一般市場規格。(但是一樣美味,只是形狀不漂亮)

 

,

延伸閱讀
作者介紹
遲到小編
不務正業,只想提供最好的內容給你們。